点点滴滴皆是爱 一山一水总关情
——记亚傅手机网页登录水污染控制工程国家级教学团队
中国教育报链接1: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09-11/27/node_8.htm
中国教育报链接2:http://paper.jyb.cn/zgjyb/tplimg/pdf.gif
亚傅手机网页登录水污染控制工程国家级教学团队
八桂大地,钟灵毓秀。桂林漓江,奇峰秀水。在这一山一水之间,倾注着亚傅手机网页登录水污染控制工程教学团队保护水资源、做活水文章的片片深情,渗透着他们对环保事业的忠诚与热爱。他们紧密结合广西的重大环保问题开展科研工作,近年来先后承担了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40余项,教育厅、水利厅和桂林市等地方政府项目40余项,应用研究项目200余项,仅纵向科研经费达1800余万元,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目前,申请专利50余项,获得批准授权专利15项。已获得广西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三等级4项,桂林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团队的丰富教学科研成果,为广西经济社会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
功崇惟志,奇山秀水露锋芒
百里漓江,蜿蜒流淌。它的水体状况与桂林人民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息息相关,对作为经济支柱的桂林旅游业更是举足轻重。为了保护和开发这条“母亲河”,亚傅手机网页登录水污染控制工程国家级教学团队承担了“桂林市水环境质量改善与示范”这一国家863项目。该项目通过技术攻关,对桂林“两江四湖”中的桃花江进行综合治理,并有效实施控制桃花江流域的水土流失、外源污染的输入,使示范区的水质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促进桃花江流域形成良性的水生态循环机制。同时,该团队坚持用环保为建设和谐社会服务的信念,围绕漓江做文章,完成的《桂林水环境改善与综合示范项目》获得了2007年广西科技进步二等奖,还完成了桂林市荔浦县电镀工业园电镀废水处理工程、桂林市肉联厂污水工程、世外桃源景区污水处理工程等近50项,其综合集成成果《水污染治理技术研究及其在桂林市的工程示范》获得2008年广西科技进步二等奖;同时完成了桂林市中心城环城水系水污染控制规划、桂林桃花江流域水污染预测及控制规划、桂林市生态调查与规划、桂林小东江综合整治、桂林市南溪河综合整治项目等多项宏观战略性环境规划报告,对桂林粤桂纸业有限公司造纸项目、桂林五洲制糖有限公司制糖项目、桂林微邦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植物提取项目等近百个建设项目进行了环境影响咨询服务,为桂林市的环境保护和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
漓江,成了团队展露锋芒的战场。在一个个项目的研究与工程的实施中,一个知识与年龄结构优化、敢想肯干、团结协作的优秀教学团队稳步地成长起来。
贵在专精,优质平台育新人
水污染控制工程教学团队的教师满怀着对教育事业的执着,凭着对人才培养的高度责任,深化教学改革,优化教学资源,打造优质教学平台,在教学舞台上尽显丰姿。
名师教授上讲台。团队带头人张学洪教授作为广西教学名师,长期坚持在本科教学第一线,支持课程与教材建设。他主讲了“水污染控制工程”(国家精品课程)、“市政污水处理”等课程的理论和实验教学共计50多门次;亲自指导学生野外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论文及毕业设计。团队所有的教授和成员也都承担着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中的理论课、实验课或实习的教学任务。
教学改革出成果。团队不断探索教育规律,提出了研究性教学理念,将教师的研究性教学与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有机地结合,引导教师将教学工作视为最重要、并且永远不会结题的研究工作。并且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多个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创新性改革:对课程内容整合集成、系统优化,加强教材的编写;交互式教学法、现场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过程式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灵活使用;将工程实例融入教材;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以电子化的多媒体资源作为教学手段,多种教学资源优化组合,建设了精品课程网站和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网站,制作优秀教学课件。为此,以区域水环境治理为特色的《水污染控制工程》2007年获得国家级精品课程,“水污染控制实验教学中心”2008年被批准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校企对接、平台联动,培育西部地区地方院校环境类专业高水平应用型人才”成果获得2009年广西教学成果一等奖;团队承担国家级和省级教改教研项目16项;公开发表相关的教研论文25篇;出版教材6部,其中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1部、多媒体教材1部、其他特色教材4部;研制的多媒体教学课件获得全国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其中《水污染控制工程》多媒体课件获得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二等奖和广西高等教育教学软件大赛一等奖。这些教学改革与研究成果都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并具有较强的示范作用。
科研成果入教学。团队贯彻以研促教、教研相长的原则,将自身的科研与教学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将科研向教学转化,以提高教学质量。他们把主持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以及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如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系统废水同时脱氮除磷技术(MAP法)、沸石强化生物脱氮除磷等多项成果带进课堂,改善了教学内容;优选教师科研成果编入实验教学,促进实验教学内容的改革更新;设计了一批实验项目,与团队承担的污水治理工程相结合,如选矿废水混凝沉淀实验、电镀废水处理实验等。一个个科研场所也成为学生实习实践的稳定基地。这些为培养创新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优质平台育新人。团队依托水污染控制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广西环境工程与保护评价重点实验室、广西环境工程重点学科和实习实训基地,深化资源整合、强化统筹规划,开放实验室,将实践教学模块化,搭建了一体化的实验教学平台和实习基地,全方位调动科教资源为本科人才培养服务。设计了“基础型—综合型—创新型”三层次实验,着力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将团队完成的污水处理工程提升为实习基地,并积极与企业合作,搭建“学企”结合人才培养实训平台,建立了53个实训基地,学生进入实训平台顶岗实习,100%能接受工程训练和全过程参与工程建设;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大学生科技立项,参加“挑战杯”等大学生科技活动,资助学生参加学术会议,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还接纳本科生参加教师的科研项目,让学生以此为基础进行自主创新研究;毕业设计全部结合科学研究、生产与工程实际,满足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从收集资料、数据处理,到撰写论文、解决实际问题的全面综合训练。
上述措施为培养水污染控制领域高水平应用型人才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团队为国家输送了一大批环境类专业高水平人才。在近五年来培养的920名本科生中,仅2007年以来,获全国“挑战杯”科技作品三等奖2项,广西“挑战杯”特等奖、一等奖各1项,校级科技活动奖64项,获得过全国高校给水排水专业本科生优秀毕业设计,参与发表论文28篇;1个班级获得广西“先进班集体”称号、2人次获得全国优秀大学生和优秀共青团员、10人次获得自治区级优秀毕业生和优秀三好学生、2人次获得自治区级优秀学生干部,20人次获得校级优秀毕业生;有94人分别考取了中科院、浙江大学、中山大学等院校的硕士研究生。在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环境类专业毕业生近5年的一次就业率始终保持93%以上。现任“全国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营50强”企业——深圳市宗兴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宇明,就是进入社会工作后表现出良好的综合素质,得到了社会的认可,为地方环境保护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的优秀学生代表。
由于该团队在教育教学领域的付出与成就,亚傅手机网页登录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获得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人才荟萃,服务地方再攀登
团队特别注重带头人的遴选和青年教师的培养,始终坚持“学校+企业”双轨制,打造了一支“专职教师+企业工程师”相结合的“双导师”型的队伍,成为了一个出类拔萃的教师群体。
张学洪教授就是学术视野宽广、学术造诣深的团队带头人。他是亚傅手机网页登录校长、博士生导师,广西环境工程重点学科带头人;担任着全国高等学校给水排水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自然资源学会资源循环利用专业委员会委员;入选了广西高校百名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广西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获得第二届广西教学名师奖,还是第四届全国教学名师奖候选人。主编和参加编写了系列专业教材。现主持国家级、省部级教学改革项目7项,主持着环境工程博士点建设。他曾参加国家“七五”至 “十五”科技攻关项目,主持和完成了包括国家863计划(国拨经费642万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重点项目和广西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十几项国家级、省部级科学研究课题。在国内外重要专业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90多篇,其中被SCI、EI收录10篇。申请专利5项(获得授权2项)。此外,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二等奖3项和三等奖2项。
团队的朱义年教授,毅然放弃了在德国的工作和优厚的待遇,以满腔的热情加入到水污染控制教学团队。他大胆把国外教学的新动态、新方法引进课堂,极大地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这位海归学子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倾注着全部的热情和智慧,被广西聘为“八桂学者”。
被誉为“清洗污水的人”——刘康怀教授,主持完成的“味精废水处理新工艺试验研究与应用”被南宁味精厂采用后,每年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100多万元,获2004年广西科技进步二等奖。此外,他主持完成的《漓江上游排水总量控制系统工程研究》和《四江流域重点污染治理技术及综合利用技术开发》等项目,分别获得2002年度广西科技进步三等奖和2006年度广西科技进步三等奖。
此外,还有郭纯青教授主持研究的《广西岩溶山区生态重建及桂中旱片治理技术研究》项目获广西科技进步二等奖。2008年,团队的王敦球教授又成为广西唯一获得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目前,他们中既有学术声望极高的专家学者,也有学术造诣深厚的教授,还有崭露头角的青年教师,在教学技能、教学经验和研究能力上形成了梯度,正因为如此,他们成为了广西高校人才小高地环境工程创新团队的核心力量。
正如团队负责人张学洪教授所说:“高水平教师队伍的建设只有与社会服务紧密结合才有生机”。现在,他们又把眼光投向了西部大开发特别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发,在充分发挥自身的学科优势和技术水平的基础上,致力于解决北部湾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产生的水环境问题,在服务广西经济的征途中再显身手。